代表履职化解矛盾纠纷 助推基层治理高效能
代表履职化解矛盾纠纷 助推基层治理高效能
——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胡春峰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侧记
胡春峰,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睢县潮庄镇胡寺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民履职、为民解忧”的初心使命,与县检察院联合成立“春·枫”工作室,依托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高质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不断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进程。“春·枫”工作室2023年被评为“第一届商检品牌”,2024年被立项为“第二届豫检品牌”,相关经验做法被评为“2024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先后被《河南日报》《检察日报》等相关媒体报道12次。
一、筑牢基层“桥头堡”,联合打造“春·枫”工作室
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基层矛盾纠纷多发、头绪多、涉及面广,十分考验基层工作人员的耐心、热心和真心,没有实践经验和方式方法很难解决好、调解好。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他深知群众对“矛盾有人管、纠纷有人解”的迫切期待,也明白人大代表在化解矛盾中具有“群众基础好、公信力强”的天然优势。他主动扛起责任,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提出的高效能治理指示精神,助推睢县人民检察院以“融合代表力量、践行枫桥经验”为理念,成立了“春·枫”工作室,胡寺村作为第一个试点并担任了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员,推动工作室成为连接检察机关与群众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在全县10个乡镇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设立工作站,吸纳3名省人大代表、7名市人大代表、25名县人大代表加入调解团队,形成了“代表+检察+社会力量”的多元调解格局,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80余人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二、践行宗旨“为民履职”,法理结合化解矛盾纠纷
他始终以“解开法结、打开心结”为目标,依托检察院“六平台”中的人大代表协助化解平台、检调对接平台等,深度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注重发挥人大代表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前期电话沟通稳情绪、工作室面对面协商促理解、联合检察机关组织公开听证巩固成效的“三步走”方式,将法理阐释与乡土情理相结合,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在调解过程中,既讲清法律边界,又兼顾邻里情分,推动多起案件通过赔偿谅解、不起诉等方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司法温度融入基层矛盾化解全过程。目前,已累计介入司法案件26件,成功化解24件,司法案件化解率达92.3
三、创新实践“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春·枫”工作室采用“人大代表+检察官”的方式,每周固定2天坐班受理群众诉求,依托“一三六”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通过“面对面倾听、心贴心沟通”,积极参与矛盾调解、推动源头治理,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解决矛盾纠纷,取得了明显成效,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所在的胡寺村基层群众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100%。同时,在参与“春·枫”工作室工作中,注重总结经验、拓展延伸,助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参与搭建“司法+社会”救助平台,推动工作室与河南省红十字基金会等签订公益项目,募集爱心资金10万余元用于司法救助。其中由胡春峰参与的石某辉司法救助案,被商丘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十佳典型案例”。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谈起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胡春峰表示,将带动更多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壮大专业化调解队伍,不断推动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