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丘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0日在商丘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向东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商丘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和监督下,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局面,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坚持做好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协调,着力破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97.6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4%,进出口总额增长35.3%,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等完成预定目标。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针对产业结构突出问题,重点在稳固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次产业结构为22.4:46.1:31.5,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重点实施了一大批工业结构调整项目、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食品工业形成了以科迪为龙头,乳品、速冻食品、面品生产达到100万吨的工业生产基地,规模以上企业150多家,年营业收入600亿元以上;纺织服装业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服装为一体的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0多家,年营业收入550亿元左右;机械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制冷家电、电动车、超硬材料、环保设备、工量具等数个方阵,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60多家,年营业收入400亿元左右。研究出台了支持快递服务业、电子商务、社会办医、推进信息化和促进信息消费等专项扶持政策。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业发展迅速,商丘银行参与组建的中原银行挂牌营业,郑州银行、浦发银行落户商丘,中铁快运、南航快运、中通、申通等物流企业相继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开通后运营良好。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和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全市粮食总产量107亿斤,较上年增长2%,连续11年实现增产,商丘市和夏邑县、虞城县、民权县、柘城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全市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为48.1万吨、23.2万吨、28.6万吨,18家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全市5000头规模以上生猪养殖场达到55个,1000头规模以上养牛场32个,10万只规模以上养鸡场35个。科迪乳业、诚实人面业等8个集群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2家。实施了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任庄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引黄调蓄工程等项目,解决104.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粮田89万亩。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完成较好,全市新增合格造林面积10.7万亩。
(三)产业集聚再上新台阶。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引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工作,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14年,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1.2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87.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25.5亿元,增长29.9%;实现利润85.3亿元,增长28.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6.5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74.8 %,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0%以上。各集聚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民权县制冷家电、夏邑县纺织服装、豫东综合物流等产业集群已突破百亿元规模。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47 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院士工作站2家,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达到42 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98平方公里。民权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梁园区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第二批河南省产城联动发展示范集聚区。
(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切实加强重点项目管理,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245个市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21%,较上年增长28%;其中省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6.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8.6%。富士康实训工厂二期、顿汉格力电器配件、史丹利新型缓释复合肥、河南厚德金刚石制品等80个项目实现竣工。郑徐铁路客运专线、连霍高速公路商丘至兰考段改扩建、商登高速公路、商丘高铁核心区市政配套一期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商丘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由国家发改委组织评审,正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商丘机场地质勘探、总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已委托空军设计研究局编制。联审联批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完成省、市联审联批事项745项,100%完成两类目标任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补助资金32.1亿元,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配套等8大领域1676个项目。
(五)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全面推进市委确定的第一批改革事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整合组建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体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市政府组成部门由34个精简为32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承接国家、省下放到市县的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项目45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了财政预算制度,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放宽了企业注册登记门槛。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食品博览会等,组织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河南)国际投洽会、第115届广交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招商活动,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项目。全年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96.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
(六)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认真落实国家、省城镇化会议精神,着力完善思路举措,加强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郑庄互通式立交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平台互通式立交桥、长江路东延工程等项目正在建设。市商务中心区宋城路、中州路、睢阳路第一合同段、安置房一期工程、展示中心主展馆等工程基本完工。高铁站区凯旋路、归德路上跨和向阳路、前进街下穿通道等配套工程已进场施工,站前广场地上地下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商丘古城保护性开发正在进行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神火大道、归德路、金桥路等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对康林河、忠民河等6条城市内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建设了一批绿化、亮化、美化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40多万平方米。各县区围绕商务中心区或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市商务“两区”完成投资135.2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7.89平方公里,一批特色商业街、现代专业市场、城市综合体建成运营。开展了“美丽商丘·整洁村镇”活动,乡镇、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七)资源环境建设扎实推进。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加快淘汰造纸、电解铝、制革、酒精等落后产能,关停了2家违规钢铁企业,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实施了节能重点工程,支持中牛公司、虞城泰乐纸业、花仙子粮油等企业进行节能、节水、废弃油泥综合利用改造。对72个项目进行了节能评估审查,对2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了节能监察,完成节能灯推广6.3万只,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92万辆,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继续降低。推进市级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托河南省冶金研究所编制全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非电力二氧化硫、非电力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定范围内。加快林地、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严格保护水资源。
(八)惠民政策落实较好。认真落实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2%,均高于生产总值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万人;全市登记失业率为3.96%。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每月提高196元,失业金标准提高到每月每人1000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市区每月每人1250元、县1100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商丘幼师新校区、睢县一中新校区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65个8.3万套。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全市经济增速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二是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困难,电解铝、化工等产品市场价格仍处于低谷。三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有待巩固,消费、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四是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土地、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对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大,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妥善加以解决。
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的启动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成效,促进商丘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综合分析,我们既面临着国家加大改革力度、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河南省继续实施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规划和我市加速推进高铁、机场重大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也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发展方式转变、资源环境约束、经济调控方式减少等不利因素。我们既要正视困难、趋利避害,也要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2015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为统揽,以三区发展促突破,以四项重点带全局,以五大建设作保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扩开放,控风险,惠民生,把握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不断开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以内;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着力稳定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继续巩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积极发挥消费、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关键作用,协调推进全市经济增长。一是定向精准扩大有效投资。2015年,我市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210个,总投资220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900亿元。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对计划开工的项目并联推进审批事项,落实项目前期手续;对正在建设的项目积极开展现场督导,持续形成建设热潮,争取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和连霍、郑民、商登高速公路等项目竣工;对重大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关键环节,争取商丘机场、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商丘段、商丘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等尽快开工建设。强化重点项目监管,继续完善联审联批、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部门联动配合等项目管理措施。引导扩大民间投资,探索利用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示范项目建设、运营。利用好省融资对接信息系统平台,促进实体企业与金融机构利用平台开展融资对接,扩大融资规模。抓好上级资金争取,在健康与养老服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粮食水利、清洁能源、信息电网油气重大网络工程等领域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进入中央投资项目库。二是促进消费扩大升级。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能消费、敢消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满足人民群众在健康养老、家政、信息、节能环保、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消费需求。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完善商品市场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农产品、食品、药品等重要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管,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三是积极扩大进出口规模。大力引进外向型企业,培育一批外向型产业集群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拳头出口商品,扩大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家居产品、汽车零部件等商品规模,提升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出口产品知名度,打造一批出口商品品牌。扩大紧缺资源、设备、技术、产品等进口。
(二)着力调整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稳固农业,继续扩大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促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突出发展现代工业。聚焦转移趋势明显领域,大力推动集团化、体系化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承接发展壮大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产业,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开工拉多美复合肥、诚鑫纺织棉纺毛纺制品、西默电子产品等项目,确保万宝智能家用电器、富士康电子配件、均宇纺织30万吨纺丝、阿诗丹顿热水器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建设新型食品工业示范园,引进一批食品加工项目。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在项目建设、投产达产、产销对接、资金保障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优势企业扩大生产,一般企业保持正常运营,困难企业争取解困突围。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二是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以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集聚区继续完善水电气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白云世贸商城、多美滋物流配送中心,加快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商务“两区”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其中完成产业项目投资60亿元,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和特色商业区生活性服务功能,加快楼宇经济、综合商业设施、新型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快引进股份制银行,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组建,规范民间融资活动,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完善服务业发展支持政策,培育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快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种创新载体,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在制冷家电、电动汽车、环保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大与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大型企业的密切联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夯实基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落实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继续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集中力量新建一批高标准粮田。加大科技推广惠农力度,提高耕播、灌溉、除草、植保、防疫等社会化服务水平,确保全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二是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集群,巩固提升生猪、家禽产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黄河故道奶业集群发展,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再改造一批标准化养殖场。积极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辣椒等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城市“菜篮子”、生态绿化、休闲观光等综合功能的农业园区。三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动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流转,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四是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道路、电网、造林、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项目建设,解决108万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着力搭建平台,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工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完善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发展水平。2015年,产业集聚区力争完成投资1200亿元,实现全部营业收入19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亿元。一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引导各县(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努力培育一批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市级努力打造纺织服装、食品、装备制造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力争新落地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建成投产项目100个以上。二是促进服务功能完善。继续加快道路、电力、通讯、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围绕主导产业加快推动综合服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投融资平台、土地开发平台、人力资源平台、金融服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技术研发、专业市场、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三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区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新型社区建设和村庄搬迁步伐,加大区内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优先将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四是推动升级晋位和示范创建。对照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提升发展质量水平,做好指标监测分析,力争2015年全部产业集聚区晋升为一星级集聚区,豫东物流产业集聚区达到门槛标准。加快专业园区建设,争取晋升为产业集聚区。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争取更多的集聚区进入全省示范行列。
(五)着力增强活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方面,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各领域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清理规范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下放的下放到位。清理精简核准前置审批条件,对确需保留的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制定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二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示范试点,积极参与省企业诚信建设“百千万”工程,到2016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监管体系。三是加快推进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水电气等资源型产品价格,完善排污收费制度,落实节能环保的电价、热价、污水处理费等政策。积极承接、实施好上级部门下放的区域性价格和收费管理权限。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工程,深入推进社会办医。加快推进公车制度改革、财税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开放方面:认真研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探索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与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依托新亚欧大陆桥,推进东联西进,努力打造重要节点城市。积极申报商丘综合保税区、商丘北站国家一类铁路口岸,争取获得国家批准,开工建设益达保税物流中心。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继续加强与淮海经济区核心区、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战略合作,协助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获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针对产业转出趋势明显的地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帮助签约项目落地,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
(六)着力统筹城乡,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市委城镇化会议精神,实施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域组团、重点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城乡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105国道南北主干道及郑庄平台互通式立交桥、中州新城、新型社区、排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长江路东延、胜利路东延等项目。进一步理顺示范区体制机制。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市商务中心区、高铁站区、古城区域建设为重点,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市商务中心区强力推进引黄调蓄日月湖、CBD企业总部楼宇、太商时空走廊、城市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商丘古城争取建成一期安置工程,全面启动二、三期居民安置工程建设,实施古城墙维修加固、归德府衙、文庙复建等工程。火车站区域全面完成房屋征收任务,完成南北站房改建任务,新建北火车站广场,加快建设归德路与凯旋路上跨立交、前进街与向阳路下穿通道等项目。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或改造提升道路69条,对19条道路和132条背街小巷进行亮化,实施一批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工程。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三是加快建设县城、中心镇、新农村。县城要加快改造老城区,大力发展新城区,加快建设商务中心区或特色商业区、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增强县城服务功能。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加快专业园区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县为单元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规划,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确保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七)着力优化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蓝天、碧水、整洁村镇、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建设生态美丽商丘。一是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引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应用半导体照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低温余热发电等先进技术。加大节能惠民产品投放力度。组织实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节能降耗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二是强化污染物排放监管。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确保四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非电力二氧化硫、非电力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新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引导环境容量指标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发展。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三是切实加强环境建设。加强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完成6条河道违建拆除和清淤扩容,实施蔡河、运河、中水渠贯通工程。完成第五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第六第八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汉梁文化园、华夏游乐园建设和金世纪广场升级改造,做好包河和25条道路的景观带、廊道绿化。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水库、湿地等水源地的保护,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八)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继续实施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好事实事。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妥善解决化解产能过程中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问题,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现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完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从秋季起对全日制中职在校生全免学费。抓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开工商丘医专新校区、宁陵县中医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建成虞城县人民医院续建、柘城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民权县爱佳妇产医院综合楼等项目。以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万套。加强价格监测预警,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做好农村扶贫、安全生产等工作。
同时,要认真编制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县区规划、行业规划、专项规划,理清今后五年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着手建立“十三五”规划项目库,计划入库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4000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投资3500亿元以上。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繁重、使命光荣。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奋发向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奋力实现商丘发展富民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